隆德县人民法院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人民法院在线服务 法院文化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隆德县人民法院->新闻中心->审执动态
【六项工程】爱心接力让孩子最终圆梦“家”的怀抱——一起撤销监护权案中的执行坚守与温情

 日前,一位老人将一名9岁的小男孩留在了隆德法院执行大厅后匆匆离去,再无音讯,这名小男孩涉及一起抚养权纠纷的强制执行案件。他的生母在与小李(化名)同居生活期间生下小男孩,期间双方因矛盾纠纷不断,生母留下孩子而独自出走,小男孩便由小李的母亲抚养,直至他达到入学年龄需要登记户口信息进行亲子鉴定时,才发现小李不是小男孩的亲生父亲。小李遂提起抚养权纠纷诉讼,请求把小男孩判决给其生母抚养并赔偿其抚养孩子期间支出的抚养费等,后隆德法院以缺席审理方式依法判决该名小男孩由其生母抚养。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执行干警一边面对的是下落不明的母亲,一边面对的是无人监护的孩子。在公安机关及相关兄弟法院的配合支持下,执行干警几经周折在400余公里的外县区才找到了小男孩的外祖父母,然而面对执行干警讲法理、说情理,小男孩的外祖父母均表示其年事已高,身患疾病无力抚养,也拒不提供其生母的具体下落,案件执行进入了“死胡同”。在执行干警多次查找未果,执行工作毫无进展之际,便有了前文小李的母亲将小男孩置于法院办案场所而独自离去的场景。 该案的特殊性在于,执行干警面对的不仅是一纸明确具体的判决,更是一个孩子破碎的童年,案件的办理效果关乎小男孩的健康成长。于是,一场围绕未成年人保护的执行攻坚战悄然打响。 本案的复杂性源于家庭功能的彻底失灵,小男孩在一个既没有亲生父亲又没有亲生母亲的家庭里成长了9年,尤其是在李某与小男孩的父子关系被医学鉴定排除后的近3年时间里,亲情的缺失更是对小男孩造成深深的心灵创伤。该案的办理既要为孩子疗伤,又要让孩子重新回到“家庭”的怀抱。此时,该起执行案件不单是一个简单的执行个案,更涉及孩子的健康成长。鉴于此,在执行案件过程中,执行法官首先聚焦于“亲情挽救”。院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小李家中为其摆事实、讲道理,试图通过耐心劝解让无辜的小男孩重返爱的怀抱,让其在这个一直生活的家庭中健康成长,免受二次伤害。但小李及其母亲情绪激动,坚称“不该由我家养别人的孩子”,最终在勉强支撑一段时间后将小男孩留在法院扬长而去。 当亲情挽救失败,执行工作转向“部门联动”。执行法官迅速启动紧急预案,联合公安机关在48小时内锁定小男孩生母的下落。调查发现,其生母因慢性疾病无法正常生活,更无力支付抚养费,甚至出具书面声明,主动放弃监护权。至此,家庭监护彻底崩塌,小男孩陷入无人照料的绝境。执行法官没有停滞,而是主动对接小男孩所在的乡镇,联系小男孩所在的村委会,迅速形成政法委牵头协调,民政部门、乡村两级配合,法院主导,检察支持的社会救助网,为后续推进国家监护铺平了道路。在民政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暂时无人看管的小男孩被送往民政福利机构临时看护。但执行法官深知,临时安置绝不是长久之计,通过案件办理必须让孩子回归永恒的“家园”。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执行法官进一步加强与孩子所在乡镇和村级组织的协调对接,指导某村委会以申请人身份向法院提起撤销监护人资格之诉,对接检察机关出庭支持起诉。在此过程中,执行法官积极收集证据,查询其生母财产,评估其健康状况,为依法裁判提供有力支撑,最终在村委会申请基础上,法院依法撤销小男孩生母的监护人资格,指定儿童福利院为新监护人,小男孩从“弃儿”变为福利院的“成员”,最终回归“家庭”的怀抱,执行工作完成了从“追债”到“救心”的升华。 这起案件不仅是法律程序的胜利,更是执行法官专业与温度的体现。首先,它打破了“执行即追钱”的刻板印象。法官优先考虑儿童心理,避免粗暴执法。在协调村委会、乡政府和福利院时,扮演了“社会工程师”角色,推动多机构协作。其次,它彰显国家监护的及时性,此案通过执行前端介入,防止了小男孩沦为流浪儿童。最后,它呼吁社会关注:执行工作是未成年人保护的“最后一公里”,需要更多资源投入。 如今,小男孩在福利院开始了新生活,执行法官定期回访,确保他健康成长。这一案例证明,法院执行不止于强制力,更在于以人文关怀守护每一个合法权益。当亲情断裂时,法官们用行动宣告: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从来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炽热的守护。当法律成为照亮前路的明灯,当社会各界携手共筑未成年人保护的坚固长城,才能让每一个孩子向阳而生,逐光而行。
来源: 责任编辑:
☆ 隆德县人民法院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隆德县人民法院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隆德县人民法院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隆德县人民法院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隆德县人民法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隆德县人民法院网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