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县人民法院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诉讼服务 司法公开 法院文化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隆德县人民法院->新闻中心->审执动态
【六项工程】一起“小案件”的“多维度”调解

 “我真的没想到,我这么小的一个案件,杨法官居然花了这么大精力做调解工作,太谢谢了,太谢谢了!”近日,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的原告魏某家人专程赶到隆德县人民法院,将一面载有“维护百姓权益,彰显公平正义”的锦旗送给办理该案的法官和书记员。


  2024年4月,余某驾驶电动车行驶时,撞到前方摩托车的乘坐人魏某。经交警部门认定,余某负事故的主要责任,魏某无责任。后魏某向隆德县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余某赔偿其医疗费、护理费等共计10万余元。
  案件进入审理阶段后,承办法官发现原告魏某本是家庭主要劳动力,而现在鉴定结果显示魏某有十级伤残三处,失去了一定的劳动能力,被告余某年事已高也没有赔偿能力,加之赔偿数额较大,两辆车又没有投保保险,余某也不好给儿女添麻烦,因此双方在协商赔偿方面陷入两难阶段。
  为了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承办法官第一时间驱车赶往原、被告家中进行沟通交流,了解纠纷产生原因及双方争议的焦点,安抚双方当事人的情绪,最大限度了解掌握原告的诉求,被告的辩解理由,力求找到案件处理的最佳突破口。通过前期调查了解,基于对案情的总体把握,承办法官选择开庭审理的方式进一步查明案件事实,通过前后两次扎实有效的工作,庭审结束后,办案法官从情、理、法多角度释法说理。面对近70岁的被告,在其摆出听之任之的态度后,办案法官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道德美德方面入手,教育引导其积极履行赔偿义务,对本人的好处,对家庭的益处。面对原告寸步不让的态度,办案法官从原被告双方邻里亲戚的家庭渊源、被告人年事已高的实际情况等方面入手,通过不厌其烦“背对背”、“面对面”的释法析理,思想引导,在反复调整赔偿方案、履行期限后,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在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实现了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面锦旗,一声感谢,承载着当事人对法官涓涓为民情怀的认同和肯定,更是对法院根植百姓之中,解民忧、暖民心的鞭策和激励。普通的一桩交通事故“小案件”承载着当事人的“大民生”,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隆德法院的法官将持续秉持“小案不小办”的为民初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办好守民心的案件,完善暖民心的举措,用心、用情、用力回应群众关切,全力提升案件办理质量,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来源: 责任编辑:
☆ 隆德县人民法院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隆德县人民法院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隆德县人民法院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隆德县人民法院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隆德县人民法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隆德县人民法院网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