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县人民法院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诉讼服务 司法公开 法院文化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隆德县人民法院->新闻中心->队伍建设
【学雷锋 树新风】弘扬雷锋精神,传递法治力量——隆德法院组织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

 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代代传。2025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5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隆德法院通过沉浸式的法律宣传、寓教于乐的普法课堂和零距离的社区服务,将法治精神播撒进群众心田,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普法宣传零距离 


 

 

春“锋”十里的三月,是雷锋精神闪耀的三月。3月4日,隆德法院组织干警在博物馆广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将普法宣传和学习雷锋有机结合,在志愿服务中践行司法为民初心,为过往群众带来了一场丰盛的法律知识盛宴。

 

在活动现场,干警们向过往群众讲解雷锋精神,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服务,为群众解答法律疑难问题。干警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的对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给予解答,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引导群众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矛盾纠纷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努力当好学雷锋的示范者、带动者、传承者。
 

 

 

此次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手册50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0余次,干警志愿者与来往群众积极互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播撒法治种子,守护青春成长 

“同学们,如果有人给你起难听的外号,算不算校园欺凌?”“遇到网络诈骗应该怎么办?”
3月5日,在隆德县高级中学的法治课堂上,法治副校长李琦法官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核心,结合真实案例,用生动的情景剧和互动问答,向1000余名师生普及了校园欺凌的界定、网络安全防范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法律知识。李琦法官结合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能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用法律解决问题。

 

高一2班学生张同学说:“原来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它就像一把保护伞,教会我们既不做‘学校的小霸王’,也不当‘沉默者’。”活动尾声,法院干警向学生发放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漫画手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法律知识更“接地气”。  

化解急难愁盼,传递法治温度 

 

 

 

3月5日,隆德法院党支部组织党员干警深入隆德县城关镇红崖社区开展“双报到 双报告”主题党日活动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传递司法正能量。 

活动现场,党员干警向社区群众发放宣传手册,为社区群众宣传反有组织犯罪法、防范养老诈骗和电信诈骗、未成年人保护等法律知识,针对现场群众比较关心的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等法律问题,耐心答疑解惑、释法析理,引导广大群众增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活动结束后,党员干警联合红崖社区职工走访慰问了困难群众,为群众送去了生活用品,整理了居所卫生,用实际行动为社区群众送去了温暖和关怀。
群众的困难在哪,司法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使法院干警在与社区居民的互动中倾听心声、了解需求,拉近法院与社区居民的距离,更增进了法院干警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今后,隆德法院将持续落实“双报到 双报告”工作,推动与共建社区互帮合作,积极组织党员干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的庄严承诺。
 

 

 

此次系列活动不仅是隆德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的生动缩影,更是雷锋精神与法治精神的深度融合。从校园到社区,从线下到线上,法院干警以司法诠释担当,用温情传递正义,让法治信仰在春风化雨中生根发芽。下一步,隆德法院将继续创新“普法+”模式,让每一天都是弘扬雷锋精神、守护公平正义的进行时。  

来源: 责任编辑:
☆ 隆德县人民法院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隆德县人民法院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隆德县人民法院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隆德县人民法院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隆德县人民法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隆德县人民法院网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